臨床上,卒中不僅發病率、病死率和致殘率高,復發率也非常高。因此,缺血性卒中從發現到治療過程中節約的每一分鐘,都會成為患者預后良好的一份保障。
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合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進行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治療就是給患者和其家庭一次重生的機會。因此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是山東省立三院神經內科永恒的宗旨,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高超的醫術為無數腦?;颊咧匦麻_啟“生命之門”。
卒中后治療的關鍵是盡早開通阻塞的血管!
6月的泉城濟南,烈日炎炎。傍晚時分正在散步的畢大爺突然感覺自己眼前模糊,腳下一軟便摔在了地上。熱心的路人見狀,趕緊撥通了120急救電話。
山東省立三院急救中心聞令而動,急救醫生到達現場后,立即為畢大爺進行了初步檢查,初步診斷為急性腦梗。
時間就是生命!就在返回醫院的途中,患者的大致年齡、癥狀、血壓、血糖等現場的檢查數據,已通過醫院卒中中心微信平臺上傳完畢。綠色通道立即開啟!卒中中心協調各專業人員,進行搶救前的準備工作。
20分鐘后,患者抵達醫院急診科,神志呈昏迷狀態,不能言語,右側肢體無活動。在無患者家屬、無患者詳細信息的情況下,搶救生命一刻也不能耽擱,抽血、化驗、CT+CTA檢查,全部優先! 檢查排除腦出血后,診斷為急性腦梗死,病因考慮顱內大血管閉塞。
手術前CTA檢查提示左側大腦中動脈閉塞(箭頭) 左側大腦半球低灌注缺血(綠色區域)
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后,醫務人員立即為患者進行靜脈溶栓,同時做好各項取栓手術準備。一切準備妥當后,手術隨即在介入中心進行?;颊呷砺樽砗?,神經內科團隊精準操作微導管,在導絲配合下一點點通過栓子堵塞的血管,順利取出暗紅色栓子,術中一次取栓后血管再通,發現左側大腦中動脈重度狹窄,給予球囊擴張3次,最后血管通暢。 術后回到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畢大爺的神志逐漸恢復,右側偏癱的肢體逐漸活動自如。術后第二天,畢大爺神志清楚,可自主進食水,無嗆咳,右側肢體肌力達到4級。 溶栓和取栓,絕大多數患者在醫生面前只有這一次機會 山東省立三院神經內科主任趙修敏介紹,夏季天氣炎熱,隨著溫度的上升,體表血管的擴張速度也變快,加重了身體新陳代謝的負荷,而三高人群的血管內含有斑塊和沉積物,代謝變緩容易堵塞血管,容易突發心梗、腦梗死。腦?;颊咴诎l病4小時內及時采取溶栓取栓治療,肢體癱瘓就有可能完全恢復正常,避免終身的癱瘓,甚至死亡,這短短的4個小時,也被稱作“黃金4小時”。治療時間越迅速,治療效果就越好。在生活中,一旦發生口眼歪斜、一側身體無力,或口齒不清、頭暈眼花,不要自行觀察病情,而是要及時就診。